我的位置: 首頁 > 貴州 > 正文

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|貴州在山水田園間蹚出綠色發展“幸福路”

刊頭.jpg


宜居宜業又和美,鄉村生活令人期待。黔西市蓮城街道坪子社區村民王洪打心底里高興,“翡翠湖風景很好,我在湖邊開了農家樂,吃上了生態旅游飯?!?/p>


近年來,黔西市通過科學建設和管理,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,翡翠湖的水質及周邊環境得到明顯提升,當地群眾切實享受到了生態環境變好帶來的好處。


微信圖片_20230214160744.jpg

黔西市蓮城街道的翡翠湖。


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,“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,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?!薄敖y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,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?!边@是新時代新征程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,為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指明了前進方向。


生態的魅力在鄉村,鄉村的活力靠生態。貴州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,努力讓鄉村更美麗更宜居,美麗鄉村讓多彩貴州更加精彩。

 

農家一扇門——營造生態宜居的美好氛圍


春天來臨,走進雷公山國家森林公園腹地的雷山縣方祥鄉格頭村,山林茂密,空氣清新,民族文化濃郁,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。


過去,伐木為生、狩獵當食、毀林開荒曾是雷山縣方祥鄉格頭村“靠山吃山”的真實寫照。


“以前大家沒錢了就上山砍樹賣錢,錢用完了又去砍,對森林的破壞很大?!备耦^村老支書楊正榮說,像這種一味地砍樹“吃山”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太大,注定不可持續。


為破譯生態財富密碼,格頭村積極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通過植樹護林、培育產業、發展旅游等措施,漸漸讓綠水青山成為群眾持續增收的幸??可?。


格頭村的綠色轉型之路,是貴州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發展理念的生動縮影。貴州近年來在“綠富同興”下功夫,不斷挖掘出鄉村的生態潛力,激活發展的生態價值,逐漸呈現出美麗、富裕的鄉村圖景。


在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鎮石板村,連綿起伏的青山腳下,小水葉水庫的湖水碧波蕩漾。與波光粼粼的湖水相映襯的,是村寨鱗次櫛比的紅墻新居,一棟挨著一棟,從高空鳥瞰,集中連片的紅墻新居仿佛就是鑲嵌在綠水青山的紅寶石,格外耀眼。


微信圖片_20230214160353.jpg

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鎮石板村。


石板村地處月亮山腹地,曾經是一個邊遠貧困的水族山村。近年來,石板村充分挖掘村莊本土特色文化,形成了獨特美麗的鄉村風貌。村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村容村貌換新顏,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,村民腰包逐漸鼓了起來。


如今的石板村,不僅是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、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還是黔南州特色田園鄉村·鄉村振興集中示范點,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?!傲继锩谰?,雞犬相聞”,石板村的生活環境變得越來越美。

 

鄉村一扇窗——構建生態惠民的新格局


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,更多鄉村從美麗鄉村建設中獲益,在山水田園間蹚出了一條條綠色發展的“幸福路”。


“現在,村里環境越來越好,過去生活污水散排、混排的現象徹底不見,池塘里還養了魚、蓮藕等,村民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!”平壩區樂平鎮大屯村村支書朱裕鵬自豪地說,村里環境整潔,綠樹成蔭,風雨橋上、涼亭里經常能看到正在散步和閑聊的村民們。


2022年,安順市出臺政策,針對特色田園鄉村、傳統村落、重要河流流域、重點水源地等,優先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,大屯村迎來生態環境整治的重要機遇。


大屯村主要采取完善污水管網措施,將農村污水引入已建成的污水處理站點,并因地制宜修建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。目前,大屯村已完成3套污水處理設施建設,總處理規模達150噸,采用膜技術一體化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村民生活污水。


榕江縣大利侗寨村民在寨內閑聊。.jpg

榕江縣大利侗寨村民在家門口聊天。


“經過處理后的水實現達標排放,水質比較清澈,過去污水橫溢的狀況再也看不到了?!贝迕裰烨谌A告訴記者,不僅如此,不少農戶家的旱廁都改成了抽水式馬桶,生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


既要讓百姓富,還要讓生態美。貴州不斷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,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用實際行動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,不斷完善構建宜居宜業鄉村的各個重要環節。

 

幸福一張網——解鎖鄉村振興的“綠色密碼”


走進威寧自治縣龍街鎮的夏家坪子光伏電站食用菌基地,張廣芬和工友們正在忙碌,一朵朵成熟的食用菌被采摘下來包裝好,隨車運往湖南、四川、重慶等地。


“太陽出來就賺錢,光伏給我們帶來了好收入。做工一天有80元,去年我上了8個月班,收入2萬多元,還方便照顧家?!睆垙V芬高興地說。


“農光互補”,為鄉村振興“造血”?!笆杖攵嗔?,我家的房子重新翻修了,日子越來越有奔頭?!睆垙V芬家的變化,正是得益于當地農業光伏項目的推進。


貴州鄉村振興戰略行動的一大重點,是重塑宜居鄉村的生產方式,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而這其中,發展新業態、開拓新渠道的多元化發展道路無疑是需要突破的方向。


開陽縣禾豐鄉馬頭村“稻田+”生態農業園.jpg

開陽縣禾豐鄉馬頭村“稻田+”生態農業園。


置身湄潭縣萬畝茶海,一望無垠的茶海盡收眼底,享受洗眼洗心洗肺的愜意。


茶,是湄潭縣實現鄉村振興的“希望”。圍繞“有故事、有味道、有內涵、有文化”的“四有好茶”理念,當地持續推進茶產業的延鏈、補鏈、強鏈,讓每個環節都產生“溢出效應”。


白桃烏龍、蜜桃烏龍、檸檬紅茶……一款款來自湄潭的新茶飲在天貓超市、京東等網絡平臺上爆紅,獨特的口感、卡通的包裝,贏得了眾多年輕人“熱捧”?!白尣枞~喝出年輕與時尚?!辟F州湄潭蘭馨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循告訴記者,湄潭優質茶葉配合桂花、茉莉、玫瑰等花干,給茶葉賦予了新的“身價”,從而盤活整條茶產業鏈,助力鄉村振興。


生態環境是解鎖鄉村振興的“綠色密碼”。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,鄉村振興必然能開啟經濟效益、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具的高質量發展綠色大道,貴州生態惠民、生態利民、生態為民的篇章也會愈加精彩。

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尚宇杰

編輯 王瑤

二審 王遠柏

三審 干江東

欧美狂喷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