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江縣塔石鄉: “黨建+”助力,“塔石香羊”跑出大山闖市場
- 作者:李堅
- 來源:當代先鋒網
- 發布時間:2023-03-03 13:16:26
近年來,榕江縣塔石鄉始終將黨建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“紅色引擎”,采取“黨建+”模式,做大做強“塔石香羊”品牌,為產業賦能、產品提質提供了強勁動力。
“黨建+生態優勢”地標產業后勁更充足
春回大地,萬物復蘇。隨著氣溫逐漸回升,位于雷公山腹地南麓的月亮巖山也熱鬧了起來。
塔石鄉境內氣候獨特,資源豐富,生態環境優良,當地群眾很早就有養殖香羊的傳統,“塔石香羊”是本地特色羊種,2016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
塔石香羊在覓食 潘邵平 攝
“目前,我們村共有4個養殖場300余只香羊,吸收務工群眾6人,村集體公司自主經營‘塔石香羊體驗店’,產業成效還不錯?!彼l塔石村黨支部書記盤國軍說。塔石村集體公司在黨支部引領下,不僅帶領群眾養殖香羊,壯大產業規模,還經營特色羊癟實體店,實現“產—供—銷”完整產業鏈,助力村集體經濟不斷增長。
近年來,塔石鄉搭乘新國發2號文件東風,通過黨支部引領和黨員帶動,大力發展“塔石香羊”養殖產業,目前全鄉現有標準化養殖場9個、在建養殖場2個,香羊存欄5000余只,帶動就業200余人,香羊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。
“黨建+反租倒包”群眾獲益更直接
民富村才富,民和村才強。
“作為黨員,我應該帶好頭,一次就領養了50只香羊?!痹?022年11月的全縣鄉村振興先進典型表揚大會上,塔石鄉黨調村黨支部黨員朱法周作為全縣“勤勞致富”先進典型代表上臺發言。
黨調村是塔石鄉養殖香羊數量較多的村之一。為幫助群眾創業,2021年在群眾自主養殖的基礎上,率先實施香羊“反租倒包”養殖模式,村集體公司與群眾合作,按比例分紅。在外務工的朱法周看到后,主動響應黨支部號召,第一個簽訂協議,帶頭與村集體公司合作并領養香羊,成為帶頭發展特色產業增收致富的典型。
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黨調村,村民正趕羊群上山 潘邵平 攝
近年來,塔石鄉將產業發展同群眾增收深入融合,采取“黨支部+村集體公司+農戶”和“散戶﹢N”的組織方式,由村黨支部統籌和監督、村集體公司提供羊種、農戶負責養殖,通過反租倒包、家庭經濟、散養分紅等模式,一方面將合作社香羊發放到農戶養殖,實現產業“到村帶戶”;另一方面鼓勵群眾自主養殖,申請項目覆蓋,形成小群體、大規模的產業形式,讓產業規模更壯大、群眾增收更直接。目前,全鄉“反租倒包”模式養殖香羊共20余戶400余只,產值70余萬元。
“黨建+新媒體”特色美食更火爆
2022年以來,榕江縣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,創新“黨建+新媒體”融合發展模式,闖出了一條新媒體電商賦能鄉村振興新賽道,也為打開“塔石香羊”產業市場注入了新動力。
“以前,308省道是北上南下的主干道,來吃飯的旅客絡繹不絕,廈蓉高速通車后過往的旅客就少了。但是‘村BA’火起來后,前來品嘗香羊癟的旅客多了,網上訂購的訂單也不少?!彼l街上香羊餐飲店老板劉開美說道。
劉開美是榕江縣香羊癟傳承人,經營香羊癟特色餐飲多年,見證了香羊美食產業的發展。2022年塔石鄉發展新媒體產業初期,劉開美便積極響應,帶頭入駐鄉村代言人平臺,主動參加直播帶貨、視頻拍攝和剪輯等技能培訓,多形式宣傳當地美食,吸引了很多粉絲。目前,她已在榕江縣城新開了塔石香羊癟分店。
在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怎東村,群眾正在放羊 潘邵平 攝
一年來,塔石鄉匯聚黨支部引領動力、新媒體流量動力、特色美食市場動力,助力香羊特色產業快速出圈,帶動群眾紛紛拿起手機推廣香羊美食,成為在家婦女、農村剩余勞動力再就業的富農產業。此外,“塔石香羊”憑著肉嫩、美味、口感好等優勢,成為“村BA”的亞軍獎品沖上熱搜,助推“塔石香羊”及香羊美食產品遠銷廣東、湖南等地。截至目前,全鄉香羊及美食產品帶貨銷售額240余萬元,實現“山貨出黔地、走進北上廣”外銷。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堅
編輯 孫蕙
二審 楊惠
三審 袁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