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和美鄉村行】織金縣牛場鎮后壩村:無邊光景氣象新
- 作者:
- 編輯:楊霞
- 來源:天眼新聞客戶端
- 發布時間:2023-03-02 22:45:08
- 作者:
- 編輯:楊霞
- 來源:天眼新聞客戶端
- 發布時間:2023-03-02 22:45:08

開欄的話
民族要復興,鄉村必振興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,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今日起,本報開設“和美鄉村行”專欄,組織記者走進廣袤鄉村,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帶領讀者一起去發現鄉村之美、感悟鄉村之變,生動展示各地鄉村新風貌新變化新成就,助力貴州全面推進和美鄉村建設。
2月27日,迎著和煦春風,記者走進織金縣牛場鎮后壩村,只見一棟棟嶄新民居依山而建,房前屋后的稻田里,金燦燦的油菜花盡情綻放。
定睛一看,一塊未種油菜的稻田里,履帶“鐵?!焙鸾兄?,正“賣力”耕田。農機手湯海手握方向盤,時不時側身查看,濺起的泥漿時不時跳到他的衣服和臉上。

后壩村夏日景觀
“轉角的地方比較窄,用小型旋耕機無法耕作,要用鋤頭?!弊咴谔锕∩?,村委會副主任、村合作社負責人龔榮舉一邊查看土地翻犁情況,一邊和湯海探討“種田經”。
“這幾天天氣不錯,大家都在打秧田,準備育秧?!饼彉s舉告訴記者,后壩村生態良好、水源豐富,有2000余畝稻田。以前年輕人紛紛外出創業務工,村里缺乏勞動力,部分水田逐漸成了旱地。

趁著大好春光,村民忙著耕田。
2016年,外出闖蕩多年的龔榮舉決定回鄉發展,充分利用起梯田,讓后壩村變得美麗富饒。
“回鄉種田,首先要解決原來品種不好、畝產值不高的問題。種什么讓我犯難?!饼彉s舉說,2017年一次偶然機會,他在外地親戚家吃到紅米飯,味道很好,一問價格,是普通大米的5倍。
一琢磨,龔榮舉買了些稻種帶回村里試種,并在稻田里試著養魚,水稻收獲后就種油菜。這一試還真試出了“名堂”,油稻輪作加“稻+魚”的發展模式,讓后壩村的水田變成了“萬元田”。
“每畝稻田可產紅米600余斤,每斤10元,就是6000多元。再放40斤魚苗,可收獲100余斤魚,賣25元1斤,就是3000元。秋天收完稻谷、抓完魚,可種一季油菜,每畝油菜可收300余斤油菜籽,價值近1000元。這樣一來,1畝田年產值有1萬元?!卑馄鹬割^算賬,龔榮舉滿臉自豪。
2019年,村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,帶領群眾一起發展,龔榮舉被推選為合作社理事長,“我們免費提供技術指導,保底回收大米和魚,解了大家的后顧之憂?!?/p>
為改善稻田基礎設施,2022年,牛場鎮爭取了970萬元東西部協作資金,在后壩村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?!叭ツ?1月份動工,今年1月份完工?!迸鲦偢辨傞L安雄指向田野,“看,核心區1000畝稻田機耕道、下田道、田埂、引水渠等全部實現了硬化。
”
“村合作社還成立了農機分社提供農機服務,耕好一畝稻田只需付160元服務費?!饼彉s舉說。
隨著村容村貌煥然一新,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種田。湯海在外是一名汽車修理工,回來在合作社當了農機手;種田“老把式”龔海軍在外送快遞,回來在合作社當了管理人員……
“回鄉種田,收入不錯?!睖泛呛堑卣f,他種了4畝稻田,加上在合作社上班的收入,一年不低于4萬元。

農機手湯海在耕田
山水田園舒畫卷,無邊光景氣象新。近年來,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后壩村吃稻花魚、體驗田園生活,村合作社順勢打造了一家農家樂?!跋乱徊?,村里將在農旅融合上下功夫,開發打造更多農旅體驗項目,讓大家挽起褲腿下田種水稻,洗腳上岸搞農家樂?!饼彉s舉笑著說。
一語未了,成群結隊的鳥兒飛過油菜花海,春陽下生機勃發的后壩村里,農家小院歡聲笑語,一幅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青山綠水間徐徐繪就。
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
顧野靈 謝朝政 汪瑞梁
編輯 徐微微 曾田
二審 陳玉祥 楊韜
三審 劉丹